诸侯国封地的职责包括:守护领土、参与军事行动、上缴贡税、朝见皇帝述职,这些构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严格等级制度: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资产阶级维新派在维新思想引领下的戊戌变法
1、变法背景:
(1)国际形势: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全球趋势
①经济层面:第二次工业革命引领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政治层面: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
③思想层面:西学东渐——西方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2)国内情况
①社会背景: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剧
②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③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④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兴起和发展
A、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王韬、郑观应——主张学习西方制度和文化,推动政治改革。
B、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民权思想的启蒙(选修二专题一第三课)
a、背景: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阶级上,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思想上,国内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国外资产阶级民权思想的传播;外交上,甲午战争失败,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基本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开展维新变法,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c、评价: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传播西方知识,宣传天赋、自由平等观念,具有启蒙意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对平等、自由和民主的向往,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是后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先声。被誉为“进行了第一次较为全面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动员”。
2、变法的筹备活动——士人干政
(1)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①焦点:是否实行维新变法,是否将封建专制制度改为君主立宪制度,是否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
②实质:中国新兴资产阶级与没落封建地主阶级在思想上的首次交锋
③影响: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为政治斗争做了舆论和思想先导
(2)公车上书(选修二P35)使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从思想理论传播发展到政治实践,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创办报刊:《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
(4)组织学会:强学会、保国会等
高中历史会考必背知识点
1、报刊:①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②《昭文新报》一般认为是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纸。③戊戌变法时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的《民报》、五四运动时的《新青年》等,在制造舆论、唤醒民众方面发挥着重大启蒙作用。④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办了《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⑤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舆论工具,与之并存的《光明日报》等其它类型的报刊,内容丰富。⑥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恢复了生机。
2、电影:①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②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③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④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左翼电影为主流的中国电影事业相当发达,由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的《渔光曲》,在1935年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即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唱遍大江南北,后来成为我国的国歌。⑤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一些新特点,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题材纷纷搬上银幕。⑥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3、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即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电视技术的进步,电视逐渐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
4、互联网:①报纸、广播、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网络媒介”同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②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风靡全球。③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