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率先启动了新一轮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标志着新高考模式正式落地。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这一改革逐渐展开,并于2017年迎来了首届新高考。新高考采用“3+3”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为必考,学生再从其他科目中选择三门进行考试,总分为660分。

一、改革目标

2014年,上海开始实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综合改革,并于2017年全面实施。目标是到2020年,初步构建起符合教育规律、适应时代需求、具有上海特色的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具体而言,改革旨在调整统一高考科目,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建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程序透明的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模式。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上海新高考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第1张

1. 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设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技、体育与健身、艺术、劳动技术等13门,旨在引导学生全面学习,避免偏科。

2. 实行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基础型课程要求为依据,成绩合格是高中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等级性考试则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基础型和拓展型课程要求为依据。

3.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安排在高中三年分散进行,随教随考随清,为高中学校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实际,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开展教学改革、办出学校特色创造条件。

4.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呈现方式为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等级性考试成绩以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为基础,按照等第呈现为A、B、C、D、E五等。

(二)建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1. 构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突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客观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整体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

2. 积极稳妥推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使用,在自主招生等环节中开始使用。

(三)深化统一高考考试科目改革

1. 调整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不分文理,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外语考试一年举行两次,另外一次安排在每年1月。

2. 深化外语考试改革,引导外语教学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改革统一高考招生录取模式

1. 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一高考成绩和学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2.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在计入高考总分时,由五等细化为A+、A、B+、B、B-、C+、C、C-、D+、D、E共11级。

3. 普通本科院校可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分学科大类(或专业)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

4. 改进高等学校统一录取模式,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并按照学生的高考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五)完善和规范高等学校自主招生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统一高考以后进行,相关高校依据高考成绩和学校自主考核情况,并参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六)继续深化高等学校春季考试招生改革

将本市本科院校需要通过面试等方式考核学生能力的部分特色专业招生计划投放到春季考试招生中,设立面试(或技能测试)环节。

(七)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和招生

1. 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招生录取制度,健全与普通高等学校相对分开、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专科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

2. 增强专科高职院校分类招生的吸引力,鼓励专科高职院校把特色专业招生和主要招生计划安排在统一高考之前。

3. 改革应用本科专业招收“三校生”考试模式。

(八)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高考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合理设置加分分值,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抓紧出台本市规范各类考试加分项目办法,逐步将高考加分的激励导向功能转移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