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作为高中三年的起始阶段,同时也是关键转折点。九月,不仅是高一的转折点,高一在整个高中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中与初中在学科学习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难度呈阶梯式增长。许多学生在面对高中学习时容易感到困难,此时学生间的分化现象时有发生。正如我以前教过的平行班学生,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薄弱。实际上,初中阶段的基础并非特别牢固,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在某些知识难点上可能会暂时落后,但在落后的情况下,对心态的要求较高。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生存或坚持下来的学生,最终都会展现出惊人的能力。

高一在整个高中阶段的重要性,第1张

许多人选择放弃,或是消极应对,处于半逃避状态。高中最艰难的时刻是入学考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整个高中第一学期。例如,数学的主要难点就在高一,也是整个高中三年学习的基础,无法调整顺序。虽然我知道这有些困难,但作为基础内容,学生必须学会克服困难,做好心理准备。

例如,学生在初中就学习了函数,而高中学习函数时,思维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变。数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同学科培养不同的能力,但我能感受到,高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许多学生无法承受心理上的困难,导致半途而废,或是缺乏兴趣。缺乏兴趣会让你感到沮丧,并非因为内容不够难,而是永远看不到成就感。从这个角度来看,高一是一个分水岭。

高一为何如此重要?

学习方式的养成是关键阶段。初中阶段,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老师的指导,以反复训练为主。不会的可以通过反复训练提高能力。而高中各学科的学习容量较大,需要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一个重要的过程转变,家长不能过于急躁。孩子从依赖学习到自主学习状态,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家长要接受孩子在过程中的点滴成长,避免过急的举动给孩子带来负面压力。学习方式的转变应该是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还有一个阶段,老师带领学生模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有努力思考、反复沉淀的意识,才能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顺利度过这个阶段的学生,基本可以做到对自己学习有一定的规划,知道自己在哪一学科存在薄弱环节,需要针对性地训练哪一部分。了解老师讲解的内容中哪些不懂需要与老师沟通,哪些需要自己反复推敲或思考,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非常重要。这个阶段能否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将决定后续学习的品质和难度。

到了高中,老师要实现“我指到哪儿,你要打到哪儿”的状态,这个过程是从依赖学习逐渐转变为自主学习。有些学生适应得较快,自我规划能力强,在高一(下)就逐渐适应了学习方式的转变。而有些学生仍然依赖老师,他们可能会希望通过大量习题训练来提高能力,这在高中是不可取的。题量可以代表一些问题,但没有题量肯定不行。学生要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考,形成自己的能力,这在高中阶段非常重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例如,记笔记,学生在初中就会,高中仍然需要。除了记笔记,还要有良好的听课习惯、高质量完成作业的习惯、课下及时总结、提炼的习惯,精力充沛的学生还要有课前预习的习惯。

高一主要是打基础,养成良好习惯;高二则是能力提高、方法形成、学习方式建立,有些学生可以融会贯通,学会举一反三,常用的学习方法逐渐掌握,这就是能力的提高;高三则是全面复习,是综合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初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初四一使劲成绩就上来了,因为初中知识内容有限,难度有限,能力强的孩子也许一年就能见效。而高中知识比较复杂,仅靠高三一年的努力是不够的。高一基础没打好,高二能力没上来,等到高三一年努力,你会发现地基都没有,就想盖高楼是不可能的。

高中三年的精力分配不会有让你轻松的。要歇一歇,这并非真的可行,你会为高一的松散付出代价。那时再反思回来,就要付出很多才能弥补,非常艰难。因为学习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由于那段基础薄弱,导致接下来的学习很零乱。在高三取得成绩的学生,很大程度上是高一、高二基础好。

基础薄弱的学生,只有把知识整合了才能综合。结果到高三发现什么都是缺的,就得把缺的补全了,才能上综合。这就等于人家往前跑,你还得往后拉,这个时间差会导致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异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