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杜甫同属唐代,被誉为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他们所处的时代,正是唐朝由极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亦称“谪仙人”,是唐代浪漫主义诗坛的翘楚,被尊称为“诗仙”。他与杜甫并称“李杜”,以区别于李商隐、杜牧的“小李杜”。李白性格豁达,喜爱饮酒赋诗,广结良友。

李白和杜甫是一个时代的吗 二人相识吗,第1张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原籍襄阳,后迁至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现实主义诗坛的巨匠,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与“小李杜”相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亦常被尊称为“老杜”。

李白与杜甫的相识,发生在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的夏日。李白抵达东都洛阳,与同样怀才不遇的杜甫相遇。两位伟大的诗人相会,李白虽已声名远播,却并未在杜甫面前傲慢;而杜甫也并未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他们以平等的身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洛阳,他们约定次年于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相会,共同访道求仙。同年秋季,两人如约而至,于梁宋抒怀遣兴,借古评今。在此,他们还结识了诗人高适,三人志同道合,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共同担忧国家的隐患。此次相聚,对李杜二人在创作上的切磋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年的秋冬之际,李杜再次分别。李白前往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带)紫极宫请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箓,正式成为道士。随后,他又赴德州安陵县,遇见了当地擅长写符箓的盖还,为他造了真箓。此次求仙访道,李白取得了圆满的成果。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的秋季,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相见。短短一年多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相见,友情日益加深。他们共同寻访隐士高人,拜访当时名满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这年冬天,李杜再次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