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起,我国多个省份开始实施高考改革,其中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区市于2018年启动改革,并于2021年首届新高考中采用“3+1+2”模式,打破文理科界限。该模式中,考生需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必考科目基础上,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再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再选两门。
继首批省份后,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包括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区市,于2021年启动改革,预计2024年首届新高考将采用“3+1+2”模式。第五批改革省份为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区市,改革启动于2022年,首届新高考将在2025年举行。
在“3+1+2”模式下,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专业方向自主选择考试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全国统一考试,试卷内容一致。学生在选择科目时,应参考心仪专业的要求,结合自身学习成绩进行合理选科。通过“减法”和“综合”选科,学生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科目组合。
高考改革后,考生最终成绩以等级赋分方式确定。例如,若考生卷面成绩为80分,且在全省排名比例为1%,则最终成绩可达到100分。因此,选择擅长科目对提高最终成绩至关重要。部分专业对必选科目有明确规定,如医学类热门专业临床医学通常要求物理必选,法学专业多要求历史必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