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3日,我国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八个省市共同推出了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这一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初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试点“3+1+2”高考新模式。
本次高考综合改革的核心内容包括:取消文理分科,实行“3+3”或“3+1+2”的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门科目中选三科;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中二年级、三年级期末进行(含补考),作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在高考结束后进行,所选三科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新高考选科策略
在选择科目时,没有固定的组合模式。学生应综合考虑自身的能力和兴趣,优先选择自己擅长且喜爱的科目。对于有明确职业规划的学生,需做好专业调查,确保所学课程与未来专业方向相匹配。同时,还需根据所在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择科目,如学校文科教学实力较强,学生可考虑选择两文科一理科。当然,选择科目需结合个人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专业对应关系
在“3+3”模式下,科目组合众多,部分科目可能受到冷落。例如,有些省份物理题难度较大,导致许多学生放弃物理科目,选择其他科目。物理科目对应的专业众多,高达90%的专业要求学生学习物理或相关科目。因此,学习物理科目几乎可以覆盖大部分专业。在此背景下,部分课程的教师工作压力增大,而其他课程的教师则相对轻松。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