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过后迎新年,小年临近,年味渐浓。南北方的朋友们每逢小年,总会就其具体日期产生争议:小年究竟是在腊月二十三还是腊月二十四?
实际上,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而北方则是腊月二十三。这一差异始于清朝雍正年间,皇帝在坤宁宫祀神时,为了节省开支,将灶王爷一同祭拜。此后,王族和贝勒纷纷效仿,官民便形成了在不同日期过小年的习俗。
民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意味着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北方在南宋以前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大,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沿湖、海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
南京地区的情况较为特殊,因为明代朱棣篡位后实行暴政,百姓在永乐元年正月十五举行灯会,怀念朱允炆时代的宽政,因此元宵节在南京地区被视为小年。西南云贵川地区和部分北方回民地区则将正月初一作为大年夜,除夕则成为小年夜。
关于小年的由来,传说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常向玉皇大帝打小报告。玉帝得知人间要谋反天庭后,大怒,命三尸神在除夕之夜将说玉帝坏话的人家墙上写上罪行,再让蜘蛛结网。灶君发现了三尸神的阴谋,提醒各家打扫干净,使得玉帝得知真相后,将三尸神永押于牢。
自此,心地善良的灶君受到人们拥戴,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二十四扫尘成为民间习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