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不知肉味”这一成语,源自《论语·述而》篇,原指孔子在齐国聆听《韶》乐后,长达三个月时间对肉的滋味都感到淡然。这则成语用来比喻人们因专注于某一事物而忽略了其他,或者形容生活简朴,三个月未曾品尝到肉食。它既展现了孔子对音乐的热爱,也反映了其精神上的高度集中。

三月不知肉味是什么意思,第1张

在《论语》中,孔子曾言:“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里的“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即孔子对《韶》乐之美感到惊讶,以至于忘记了日常生活中对美食的追求。

这一成语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周朝的洛邑,孔子向精通音律的苌弘请教韶乐与武乐的区别。苌弘以其博学多才,向孔子阐述了韶乐与武乐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差异,孔子听后深受启发,认为韶乐“尽善尽美”,武乐则“尽美而不尽善”。

孔子在齐国聆听了韶乐与武乐的演奏后,对韶乐情有独钟,沉浸其中,以至于三个月内对肉的滋味都感到淡然。这则故事不仅体现了孔子对音乐的热爱,也反映了其精神上的专注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