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闱,是对科举制度中乡试的一种借代称谓。乡试,即地方考试,由南、北直隶以及各布政使司组织实施,考试地点通常设于南、北京府及布政使司所在地。每三年举行一次,具体在子、午、卯、酉年进行,亦称作乡闱。贡院是乡试的试场,考试时间定于每年的秋季八月,因此得名秋闱。本省的科举生员和监生均可参加乡试。乡试由两名主考官、四名同考官、一名提调官以及若干其他官员共同主持。考试分为三场,分别在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通过乡试的被称为举人,亦称孝廉,其中第一名称解元。例如,唐寅便是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名的,因此被称为唐解元。
乡试合格者被称为乙榜,或称乙科。放榜之日正值桂花飘香,因此又称桂榜。放榜后,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吟唱《鹿鸣》诗,并跳魁星舞。
会试,由礼部主持,是全国性的考试,亦称作礼闱。会试在乡试的次年举行,具体在辰、戍、未年进行。全国举人齐聚京师参加会试,考试时间定于春季二月,因此称作春闱。会试同样分为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进行。由于会试是更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是乡试的两倍。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通过会试的被称为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其中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的当年举行,起初定于三月初一,自明宪宗成经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均为贡士。殿试中,贡士无人落榜,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仅考时务策一道。殿试结束后,次日读卷,再次日放榜。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其中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的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进士榜称为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以黄纸书写,因此得名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则称为金榜题名。
殿试之后,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榜眼、探花则被授予编修。其余进士,通过考试合格者,称为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庶吉士通过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职,未合格者则分发至各部担任主事等职,或优先委用为知县,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晋升迅速,自英宗以后,朝廷形成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格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