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的历史地位
《滕王阁序》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内容角度来看,这篇序文不仅拓展了骈文的艺术境界,更在形式上吸收了六朝抒情小赋的精髓,实现了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完美融合。《滕王阁序》不仅是六朝骈文的新突破,也预示了唐朝骈文通俗化、格律化的趋势。
《滕王阁序》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句式错落有致,节奏鲜明。全文以四六句为主,辅以六四句。七字、六字、四字、三字、二字乃至一字句,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使节奏鲜明,内容起承转合。其中,二字句多用于抒情,如“嗟乎”“呜呼”等;三字、四字句多用于话题的开端或转折;六字、七字句多用于平实的叙述;四六句、六四句多用于叙述或抒情的展开。此外,一字句“勃”既表示自指,又起到提顿作用。整篇文章起伏跌宕,自然流畅。
(2)骈俪藻饰,辞采华美。全篇采用对偶句,字面相对,音韵大体相对。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等句子,平仄交替,上下句之间又平仄相对。这种音律讲究,既不影响意义表达,又使句子抑扬顿挫,富有乐感和诗意。如“物华天宝”“俊采星驰”“紫电青霜”“钟鸣鼎食”“青雀黄龙”“睢园绿竹”“邺水朱华”等,都是辞采华美的典型例子。
(3)运用典故,简练含蓄。这篇序文运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手法多样。有的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滕王阁序》的评价如下:
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称赞:“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关,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
胡应麟在《诗薮》中评价:“神俊无前,六代体裁,几于一变。即‘画栋’‘珠帘’四韵,亦唐人短歌之绝。”
唐德宜在《古文翼》卷八引曹德培语:“此序一起极有力量,而于洪波汹涌中,随结随却,尤为超特。前半曲描婉写,璧缀珠联,奇丽极矣。后半独能别开生路,以悠扬怀抱,写出磊落事情,抚今思古,吊往追来。盖前半以景胜,后半以情胜。非情无以显景,非景无以寓情。而前半写景,景中有情;后半写情,情中有景。”
古典文学专家袁行霈在《中国文学史》中提到:“唐代骈文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自初唐四杰始,不少作品已于工整的对偶、华丽的辞藻之外,展示出流走活泼的生气和注重骨力的刚健风格,如王勃的《滕王阁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