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隶属于理学类学科,是我国本科教育体系中的12大学科门类之一。具体而言,该专业属于地理科学类,旨在培养具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在我国本科专业目录中,各学科门类下设有不同的专业类和专业。具体来看:
1. 哲学门类下设1个专业类,4种专业;
2. 经济学门类下设4个专业类,17种专业;
3. 法学门类下设6个专业类,32种专业;
4. 教育学门类下设2个专业类,16种专业;
5. 文学门类下设3个专业类,76种专业;
6. 历史学门类下设1个专业类,6种专业;
7. 理学门类下设12个专业类,36种专业;
8. 工学门类下设31个专业类,169种专业;
9. 农学门类下设7个专业类,27种专业;
10. 医学门类下设11个专业类,44种专业;
11. 管理学门类下设9个专业类,46种专业;
12. 艺术学门类下设5个专业类,33种专业。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和训练,以及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并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具体课程设置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经济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资源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景观生态学、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数字图像处理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