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摆账范文网>理财>研究稳健货币政策的原理

研究稳健货币政策的原理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使本国币值稳定的国家经济政策与宏观调控手段。使本国币值稳定的根本是货币发行量与国家有效经济总量等比增长。

利率稳定、汇率稳定、进出口持平、以直接投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制,也是使本国币值稳定的必要手段。

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是稳步通胀政策,不承认任何合理的通胀率。因此所谓环比同比物价上涨、物价上涨不太快等,都不符合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禁止用货币手段(超发基础货币、利率手段)调节经济,禁止以物价适度上涨促进经济增长。

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但避免因货币政策造成物价上涨,而且对非货币政策造成的物价上涨(如投机垄断、经济结构失衡、消费预期误导)也用宏观调控手段加以控制。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必要前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

什么叫“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积极的财政政策是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必要前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 2、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投融资来实现产业政策的国家经济政策与宏观调控手段。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投融资进行国家基本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经济结构,引导、推动、扶持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投资,增加就业,扩大内需,使本国经济平衡可持续发展。 3、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使本国币值稳定的国家经济政策与宏观调控手段。使本国币值稳定的根本是货币发行量与国家有效经济总量等比增长。利率稳定、汇率稳定、进出口持平、以直接投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制,也是使本国币值稳定的必要手段。 4、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是稳步通胀政策,不承认任何合理的通胀率。因此所谓环比同比物价上涨、物价上涨不太快等,都不符合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展资料: 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手段: 1、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货币政策三大工具都得到了较好应用。首先,2003—2004年,央行两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虽然分别只上调了1和0.5个百分点,却产生了很大的市场效果。 上世纪90年代央行也曾多次调整准备金率,且调整幅度大大高于这两次,但市场几乎没有反应。这说明我国经济市场化的程度已经很高。其次,公开市场操作日臻成熟。 2、央行在市场上通过公开买卖国债,向商业银行体系放松或收缩银根,从而起到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作用,使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得以保证。 3、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以及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形成的货币供给的快速增长,央行在国债买卖之外加大了央行票据的发行,以冲销人民币的过快增长。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量2003年达到14万亿元左右,2004年也有近12万亿元,大大超过其他证券市场的交易量。 4、利率手段的运用日益重要。2004年初,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上限被放宽至央行基准利率的1.7倍和2倍。到当年10月,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同时放开了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限和贷款利率的上限。 特别是后一次利率调整,虽然幅度很小,但对市场的影响很大,甚至国际金融市场和一些国际原材料市场的价格都因之下跌。这说明我国市场经济进程和经济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利率的提高,使市场得到非常明确的信号,央行对经济过热的调控作用进一步加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稳健的货币政策

什么是稳健货币政策

? ?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根据经济变化的征兆来调整政策取向,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货币政策偏向扩张;当经济出现过热时,货币政策偏向紧缩。最终反映到物价上,就是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区别

是明显的。首先,积极的财政政策指的是国家采取加大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的措施,以刺激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这种政策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推动经济活动,并减少税收以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提高消费和投资水平。而稳健的货币政策则侧重于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控制经济的总需求和通胀水平。通过增加利率或减少货币供应,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以抑制通货膨胀,并保持货币的稳定。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依靠财政手段来推动经济增长,而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依赖货币供应和利率调控来控制经济运行。这两种政策在目标、手段和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

稳健的货币政策与适度宽松政策区别,怎么理解?谢谢

当经济形式好的时候就要相对的稳健货币政策,控制流动性,稳定物价,保持经济健康发展;当经济形式发生变化时就要相对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适当的流动性,支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经济能够健康运行。对中国经济来说没有哪个好些,都是相对的而言,运用时依实际情况而定。对股市来说适度宽松可能好些。